中华民族自古便拥有强烈的历史意识,这一传统深植于文化之中,历史的记载与研究一直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从古代的《左传》到《史记》,再到浩如烟海的各种典籍,我们的历史被仔细地书写和保留。其中,《资治通鉴》作为北宋时期成书的重要历史文献,在众多史书中占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。虽然它并未列入传统的“二十四史”,但它作为一部传世之作,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影响力上,都可称为“帝王的教科书”。
早在南宋时期,《资治通鉴》便被赵宋皇室列为禁书,只有皇帝与太子可以阅读。而其他人如果胆敢偷看,便有可能遭遇谋反罪名,甚至会危及生命。清朝的康熙、乾隆等帝王也曾亲自阅读过这本书,并在其上留下了批注,成为皇家重要的文化资源。由此可见,这部书的重要性远超一般的史籍,尤其对统治者来说,它不仅仅是历史的回顾,更是治理国家的智慧宝典。
展开剩余74%那么,《资治通鉴》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,才使得它被如此看重?有些人将它视作“厚黑学”的代名词,认为书中充满了权谋与心术,容易教人走上邪道;而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作“职场必读”,认为它为人提供了宝贵的生存与晋升之道,凭借它的智慧,许多人可以顺利走向人生巅峰。
实际上,《资治通鉴》仅仅是一部历史工具书,它的价值取决于读者如何去解读与应用。正如鲁迅所说:“经学家看《易》,道学家看淫,才子看缠绵,革命家看排满,流言家看宫闱秘事。”每个人读到的《资治通鉴》都是不同的,视角和理解各不相同。它的内容包罗万象,值得不同背景和阅历的读者从中汲取不同的智慧。
“思想隐士”熊逸对《资治通鉴》有着独到的理解,他并不局限于历史本身的叙述,而是通过这部史书来剖析社会、文化等方面的问题,试图为现代人描绘出一种更宏观、更立体的大历史观。继《资治通鉴熊逸版·第一辑》广受欢迎后,熊逸推出了第二辑,涵盖了《资治通鉴》中的多个章节,带领读者亲历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动荡与大秦帝国的崛起。
熊逸在这套书中采用了258个问题作为线索,逐步引导读者走进《资治通鉴》的深邃世界,探究每个历史事件和细节背后蕴藏的历史真相。例如,秦国宰相吕不韦的故事,就是熊逸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。吕不韦,作为商人出身,却在权力斗争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。尽管古代商人地位低下,但吕不韦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手段,成功超越了传统商业界的限制,获得了巨大的政治权力。
在熊逸的讲解中,吕不韦并非凭空获得了权力,他的成功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具体的操作方式。吕不韦在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——异人身上看到了巨大的潜力。尽管异人出身低微,没有继承权,但吕不韦看中了他背后的政治资源。通过一系列的关系网和资源整合,吕不韦成功帮助异人获得了政治上的重视,最终使异人继承了王位,成为秦庄襄王,而吕不韦也因此成为秦国丞相,掌握了无上的权力。
熊逸通过详细的历史分析,展现了古代权力斗争中的种种智慧与策略,诸如“权谋”、“替罪羊”、“鸡鸣狗盗之徒”等,都是《资治通鉴》中频繁出现的政治智慧。在这本书中,熊逸并没有将焦点局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细节上,而是通过对比和类比,提升了我们对人类共性和文化差异的理解。正是这种跨越时空的视野,使得《资治通鉴熊逸版》成为了一部值得反复阅读与深思的著作。
总之,阅读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时间的长期工程。每一次翻阅,都会有新的发现,新的感悟。而熊逸的这本《资治通鉴熊逸版》,则为我们研究和理解这部伟大历史著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。通过它,读者不仅能够更快地把握《资治通鉴》的核心思想,还能在复杂的历史和现实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与方向。
发布于:天津市证券开户佣金最低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