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美国海军重新思考印太战略怎么升级,这其实等于间接肯定了中国二十多年来的造舰速度和体量优势。福建舰够大、够新,确实容易吸引眼球,但在真正的博弈里,谁能打持久,谁在关键时刻能把资源全部推到台面上,谁的实力就更能说话。
风头强劲的福建舰,现在更像是门面担当,可就是这门面背后的“工作仔”——055、039A、海上商业力量、渔船民兵队,支撑着实战棋局的变化。美国媒体算的这笔账,看着冷,可水面下的逻辑其实很直白,055型驱逐舰、039A潜艇带来的局部杀伤力和控制力,渡轮、渔船则把兵力、补给、情报和“存在感”全带到了西太平洋边上,美国不是没劲,只是再想一家独大,越来越吃力。
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看,这种造舰速度和部队扩充,背后拼的是科技、产业还有社会资源的调动能力。一艘055下水,不只是造船厂的胜利,而是整套工业体系配合的结果。曾经看伯利恒钢铁、纽波特纽斯造航母,造船工人一身油,笑着说给美利坚加油,而现在中国的船厂工人也是昼夜倒班,7×24小时不停线,整个流程数字工厂实时监控,加工精度一下拔高。美国船厂的工序还在手工、外包和工会谈判来回绕,赶不紧进度已经成了公开的头痛问题。
美国的全球航母打击群是老底,也是底气。可在“家门口”打消耗战,舰队数量、反舰打击圈层、补给线能否撑下来,就是另一个题了。一艘055带弹112发,一次出海就能投射成百导弹,还随时能和052D、054A组成火力搭配,空域、水域立体打击,这种战法已经成了中国海军近海拒止的标配。
网上还总有一句玩笑,现在055下水都不声张,商调一个星期不带停,全世界跟踪AIS都得刷榜,蓝底涂装、隐身线条、声呐浮标一看就知道又来个“亚洲大驱”,美国网友经常在论坛感慨,自己拍一艘朱姆沃尔特嘴里还不舍得叫“未来的主角”,看中国055一口一个“量产悍将”,隔着太平洋都听见动静。
再说039A潜艇,安静、灵活、价格低,重点任务是防守,但低成本带来的是高密度部署,一片水域十条潜艇一起拉开警戒线,这打法学不来,核潜艇再快也抵不住人海战术和AIP续航的组合。美国“反潜机天天看着南海”,海洋监控系统年年加码,也没能把039A踪迹摸得一清二楚。这种“猫和老鼠”,玩起来谁都别想省心,真动起手来,冷不丁冒头的鱼雷够美国海军头疼一阵。
商船渡轮这招,彻底是现实版的“后勤决定胜负”。军舰有时威风,该运兵运油的时候还得靠商轮轮渡,几十万吨舱位,几十条滚装船,和平时候拉汽车,真到紧急拉部队,能让美军最担心“两栖登陆突然爆发”。这也是为啥美媒正经讨论“两栖运输船的造船速度和航道封锁”,需要重新制定链岛防御和海上破袭的套路,早些年谁提中国会用民企船队做辅助,都当笑谈,现在全变成议题,谁让人家船真多,路线熟,作业全自动。
最后就是民兵渔船,平常出海靠的是补贴、导航、油票,真遇到冲突方案,任务切换,既磨对方意志,又能顺手做补给、情报侦察。这些年美国海军每次“航行自由”,都得先看海面密密麻麻渔船布阵,驱不走,打不了,还是民用标识,理论上属于国际规则管理范畴。军舰进退三思,谁也别轻举妄动,这不是没道理。
其实这一切和上世纪“冷战舰队对垒”早就变了味儿。那会儿双方比的是航母吨位、核导弹储备,现在除了门面还是门面,剩下的全看落地玩法和区域制衡,谁有本地化堆量优势,谁能海上保持动态存在,制海权和影响力天平就偏哪边。
美媒这轮喊话,不光是刺激美国决策层,也是给本国大众降降火,这几年社交网络太多把中国航母当科幻片主角看待,其实真懂门道的都瞄着那四种带数字的家伙、还有成批商船和民兵。
福建舰再帅,顶多是历史的节点,把中国海军推到舞台中央。真要说明天的海权归属,还是得看数量和科技的协调推进,算法算不出来的,还有船厂夜里灯火、西太海面那一排排等待服役的舰艇。这里没有神话,也没有失落,只有脚踏实地的比拼,谁能笑到最后,真正的答案也许离我们并不远。
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,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证券开户佣金最低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